山西医科大学反向病原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推进会在中都校区召开
稿件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发布时间:2025-03-16 点击次数:
3月7日上午,山西医科大学反向病原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建设推进会在中都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及科研团队,副校长张岩波,学校人才工作部、科学技术部和公共卫生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推进会上,张岩波详细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学科发展思路和成果,指出要围绕“思考题、选择题、填空题”三道核心命题推进学科建设。一是明确学科定位,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的协同发展;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在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同时,积极拓展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交叉融合;三是补足发展短板,通过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举措提升薄弱环节竞争力。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彤汇报了反向病原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建设情况,他指出,学校公共卫生学院将以院士工作站为依托,加速推进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努力构建反向病原学的创新高地、监测预警的前沿阵地、人才培养的山西飞地、成果转化的服务基地等山西公共卫生领域战略要地。
科研团队负责人董魁汇报了2024年度院士工作站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及2025 年工作计划,围绕六个研究方向继续推进院士工作站新发微生物与生物医学评估平台、X病原体预警平台和菌种新功能研发转化3个平台建设,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力争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
推进会上,徐建国向学校4位教授赠送了菌株命名纪念牌,对工作站前期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提出两点期望:一是加大工作站拔尖人才引进力度,优化研究生生源结构,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二是持续完善科研平台运行保障机制,为科研团队提供稳定支持,确保工作站行稳致远。他强调,公共卫生学科发展需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多学科融合创新,加强生物信息学等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建立“数据驱动”的公共卫生决策体系,为国家疾病防控体系和精准医学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推进会后,徐院士与参会人员一同参观了反向病原学实验室。
3月7日至8日,徐建国院士分别听取了院士工作站科研团队成员工作进展汇报,对项目研究进展及后续研究方向做了精细指导。
山西医科大学反向病原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理念,努力为预防新发传染病、维护国家生物安全贡献力量。
(文/ 杜小娟;图/路云)
复审复校:张志红
终审终校:侯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