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传承 >> 正文

曹济民老师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稿件来源:人事部         发布时间:2024-09-14         点击次数:

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曹济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同学们:

再过两天,我们将迎来第40个教师节,适逢我校建校105周年,在这个充满敬意与温暖的日子,作为一位教龄超过四十年的老教师,我心中满怀着对母校的感激与骄傲,以及对我校105年创业史的敬意。我昨天特意拜读了学校主页的校史文件,感受到了前辈校友宝贵的创业精神和我校在这105年里的巨大发展;同时,能作为学校的一员,也感到十分自豪。母校105年的时光,如同一本厚重的书,记录着山医人对教育的初心和情怀,以及在这条漫长而又光辉的道路上所经历的一切。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我的第一个体会是:名师、初心与情怀的力量。我在母校经历了本科和硕士教育阶段,有幸遇到了一大批名师。经过了本科毕业后的40多年,他们当时在课堂上的音容笑貌,以及讲授的一些生动的内容,仍然历历在目,一些经典话语我甚至能复述出来。他们的教育深深影响了我,对我后续的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激励和启发作用。这使我感受到了名师对学生的巨大的和特殊的作用,这些作用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更重要的是作为人民教师的初心、情怀、对科学的好奇心,以及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思想和路径。本科毕业后,我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大同医专。在初登讲台的那一刻,我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对教育的热爱,立志要向名师学习,追赶他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后来我又经历了在母校的硕士学习阶段、协和的博士学习阶段、出国的博士后阶段,在协和工作18年的经历,以及又回到母校工作的阶段。尽管经历有点复杂,但在母校本科阶段的受教育经历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今天,回顾母校建校105年的历史,如今我校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同时也建立和扩大了名师队伍。在此我愿和同事们共勉,保持教师的初心和情怀,争取人人争当名师,为母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我的第二个体会是:爱心、时光、见证与成长。105年,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也是一代代山医人的一场深刻的自我修行。每一年的春夏秋冬,每一届学生的笑脸与泪水,都是包括我在内的山医人在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风景。时间见证了我们的蜕变,从青涩到成熟,逐渐懂得了从单纯传授知识到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以及如何在学生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更重要的体会是,教师具备的优良道德品质,以及真心爱护学生的品行,对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这也是教师授业、传道的意义所在。当我们看到昔日的学生如今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作为教师,这份“桃李满天下”的喜悦,是任何荣誉都无法比拟的。

我的第三个体会是:教学相长与教研相长对提升大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在母校105年的历程中,逐渐由一个教学型大学转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再到研究教学型大学,直至今天的研究应用型大学,体现了教、学、研三者的动态辩证关系和大学发展的时代脉络。首先是“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山医人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真谛。每一次与学生的互动,每一次解答他们的疑惑,都是对我们自身知识体系的检验与丰富。学生们的好奇心、创新思维不断激励我们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永不止步。其次是“教研相长”。我们作为大学教师,做好教学的要求之一是具备对相关领域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体系跟上科学发展的脉搏并有所创新,才能从更高层次上搞好教学。在此,我愿和同仁们共勉,争当既会“教”、又能“研”的多面手教师,以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学水平。

我的第四个体会是:勇于接受挑战,持之以恒努力。我来母校工作七年了,一晃眼,从一个中年教师变成老年教师了,在这里代表老教师讲感言,真是诚惶诚恐,感慨万千。在我们山医,有许多教师,包括青、中、老教师,都比我做得好。但我也不气馁,仍将向大家学习,共同进步。大家知道,教育之路和大学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教育改革的浪潮,新技术的冲击,以及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我愿和同事们共勉,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探索适应时代的教学方法。这份坚持将使我们在挑战中成长,在困难中前行。同时也希望同事们能更好地相互理解、支持与信任,让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与从容。

最后,我谈一点对后辈同事和学生的期望。进了山医这个门,我们就是一家人。希望青年教师们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教育家精神,用爱心与智慧点亮学生的未来;勇于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新时代学生的教育模式;保持谦逊与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共同成长。同时,善于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尽力把工作转化为愉快的事,提高精神层面的承压能力和悟性,在教育的田野上收获更多的幸福与成就。同时,祝愿陆续来到山医学习的学生们,成为身心愉快、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人,感受山医这所大学的魅力,充分利用本科和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难得机遇,为自己成为高尚的、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而打好基础。我坚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改变个人命运,推动社会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承文明、启迪智慧、塑造未来的重任。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实现我校双一流建设目标而努力,续写我校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

谢谢大家!

初审初校:张志勇
复审复校:毛红胜
终审终校:侯小宝
:倪彦佩
  • 微信二维码

  • 微博二维码

  • 头条二维码

  • 抖音二维码

  • B站二维码

川至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杏花岭区五一路382号

迎泽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迎泽区新建南路56号

中都校区

山西省晋中市

榆次区大学街98号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5000478号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