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校长解军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稿件来源:学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9-15 点击次数: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国威浩荡,壮志凌云!
在这个满载希望与荣光的季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的磅礴气势与民族自豪中,我们满怀喜悦与敬意,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这里,我代表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向来自祖国各地的3621名本科生、2261名硕士生、304名博士生,以及来自8个国家的39名留学生,共6225名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育、一路支持你们成长的父母、师长,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为了欢迎同学们,晋中市委、市政府为每位新同学都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今天,张拥军副市长带着三百多万晋中人民的深情厚谊,早早赶到会场,为的就是送上这份满满的祝福。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同学们,当九三阅兵那铿锵有力的步伐回荡在天安门广场,当国之重器震撼亮相,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钢铁脊梁与磅礴伟力。这荣光属于全体中华儿女,这使命更呼唤着你们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恰在此时,你们踏入这所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百年医学殿堂——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19年的山西医学传习所,1949年晋冀鲁豫边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专并入,组建新的山西大学医学院,1953年独立建校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在10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品质历久弥新,闪耀着时代光芒。
山医是一所浸润五四精神、传承红色血脉的百年医学学府。1919年,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中,山西医学传习所在太原诞生。抗战时期,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奔赴延安的红色医疗卫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医的红色基因愈发彰显,“医心向党、服务人民”的坚定信仰深深融入血脉,一代代接续传承。106年来,学校培养出以徐福静、史书翰、王敏清、刘谦4位中央保健部门负责人,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赵雪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田志刚,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杨辉、张颖惠等为代表的15万余名医卫人才。
山医是一所勇挑时代重任、服务国家战略的百年医学学府。1955年,国家对卫生系进行重组,我校肩负起华北和西北工业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光荣使命;1958年,学校成立山西第一原子能研究所,开启山西核医学先河;1961年,成为全国12所国防医学尖端人才培养高校之一,为新中国国防事业贡献出山医力量;1980年,率先培养法医学人才,填补了我国法医技术人才空白;2022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指示,学校主动作为,获批成为18所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之一。
山医是一所不断砥砺奋进、勇于追求卓越的百年医学学府。新时代,学校坚决扛起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创建“双一流”使命,荣膺“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获评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特种医学连续三年稳居第一并评为“中国顶尖学科”;2个院士工作站落地运行,3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7个部委级科研平台为教学科研创新提供有力支撑;1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42门国家一流课程、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博士点,以及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构成高水平医学人才培养新高地。
同学们,山医的百年荣光,由前辈铸就;山医的未来辉煌,将由你们书写。 这份责任,如山之重;这份使命,如光之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此,作为师长和校长,我以“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题,向大家提四点希望。
一是立受阅方阵之志,铸就忠诚报国魂。 理想是指引航程的灯塔,忠诚是融入血脉的基因。要深刻感悟九三阅兵展现的国家意志与民族自信,胸怀“国之大者”,立志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医学人才。要把忠诚熔铸为守护健康的毕生追求, 在服务国家需要、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中实现人生价值。同学们,要像2012级护理学专业常可意校友一样,她三度受命于国之大典,从三军仪仗队国际军乐节集体二等功,到70周年阅兵女兵方队教练员,再到80周年胜利日联勤保障方队教练长,用飒爽英姿诠释着“仪仗重于生命,事业高于青春”。要向今天特邀嘉宾、来自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李海涛院长学习,李老师从2010年回国至今,十五年如一日全景式探索表观遗传学,成果发表在《自然》《细胞》等世界顶级期刊,用科研初心诠释着“激情燃烧的岁月,砥砺前行的青春”。
二是淬铁血担当之勇,磨砺攻坚硬脊梁。 担当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勇气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医学之路充满挑战,要学习抗战烽火中山医前辈和新时代受阅官兵的铁血担当。面对学业、科研、职业生涯的考验,要摒弃畏难情绪和“躺平”心态,敢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成为关键时刻顶得住、冲得上、打得赢的医疗卫士。大家要向我们的优秀校友、1973级临床医学专业徐建国院士学习,他40余年专注传染病防控,发现50余种新病原体,践行“祖国需要时,我们不能掉链子”的担当。
三是历千锤百炼之苦,锻造过硬真本领。 吃苦是成长的阶梯,实践是成才的熔炉。无论是受阅官兵精准到毫秒的整齐划一,还是医学大家妙手回春的精湛技艺,无不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在学习科研生活中,甘于坐“冷板凳”,勤于下“苦功夫”。要像2000级法医学专业校友任飞一样,从“鱼塘投毒案检出率仅15%”困境中奋起,废寝忘食三百昼夜,将检出率提升至85%,并制定国家标准。要向来自深圳华大生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学习,他们用追求卓越的精神,攀登上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
四是扬团结奋进之风,谱写时代新华章。 奋斗是青春永恒的旋律,团结是成就伟业的力量。你们要锚定“成为卓越人才、服务健康中国”的奋斗目标,争当爱岗敬业的“螺丝钉”、履行使命的“排头兵”、学校转型发展的“生力军”。要向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校友欧阳茹学习,她主动到三亚市天涯区马岭卫生院担任执行院长,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作为奋斗目标。
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第五次考察山西时,对广大青年深情寄语,“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这谆谆教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的名字,将闪耀在山医的荣耀殿堂;你们的奋斗,将汇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洪流。你们,必将成为山医的骄傲、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
祝愿同学们在山西医科大学这片孕育英才的沃土上,学有所成,业有所精,梦想成真,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图/姚晓莉)
复审复校:赵国卿
终审终校:侯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