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校首批3门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上线“新华思政”平台

稿件来源:教务部         发布时间:2023-10-13         点击次数:

近日,我校《护理学基础》《口腔正畸学》和《药理学》3门课程在“新华思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上线,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

“新华思政”是新华网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汇聚国内课程思政优秀专家力量和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融媒资源,专门针对课程思政建设而打造的教学服务平台,集资源建设、学习、交流和共享于一体,面向教师开放。平台旨在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助力推动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助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助力构建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我校此次在“新华思政”平台上线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分别为:《药理学》《口腔正畸学》和《护理学基础》。课程资源包括内容简介、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教学说课和教学课件,通过教学设计方案可让观看学习者了解课程思政案例的挖掘过程和教学组织实施方法;通过教学视频和教学说课可让观看学习者直观感受主讲教师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体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学校为强化优秀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举办尔雅教学沙龙——专项课程思政活动和德医相融工作坊——课程思政专项活动,加快推广课程思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引导广大教师们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深化建设模式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门专业课程负责人共同开展课程与思政联动,坚持课程与思政结合,形成有价值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凝练课程思政建设特色,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内涵,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与路径,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和平台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课程介绍如下:

护理学院郑洁《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教育部普通高校护理学专业核心课程,护理学专业必修课,共182学时/8学分,为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提供进阶学习。作为学生初选护理道路后的入门引导课,护理学基础致力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护理,培养专业兴趣,搭建护理学科知识架构。

课程共包含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理论和基础护理实训三大板块学习,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以“德能兼修、知行统一”为标准,以提升护理人才质量为出发点,突出“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成果为导向”“学习效果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以提升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为根本的特色教学体系。采用“沉浸式学习”教学创新模式,依托“互联网+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强调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相结合,思政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融合。培养“懂医学、精护理、善仁爱、归临床”高层次护理人才。

课程链接:https://xhsz.news.cn/curriculum/detail/1829

口腔医学院武秀萍《口腔正畸学》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不仅与口腔其他学科专业密切联系,与遗传学、材料学、力学、人工智能、美学等等都有广泛的交叉联系。课程包括颌面部生长发育、检查诊断、生物力学与生物学以及各类错合畸形矫治的机制及矫治等内容。课程面对口腔医学四年级本科生,通过课程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对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诊断、及错牙合畸形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有一定的认知和掌握,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课程坚持以“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为原则,以培养又红又专,德能兼备,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口腔正畸医学人才为根本目标,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形成构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引领正确价值导向的教学体系。课程依托“互联网+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平台,采用引导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将专业传授和素养培育相结合,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祖国培养又红又专,德能兼备,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口腔正畸医学人才。

课程链接:https://xhsz.news.cn/curriculum/detail/1847

基础医学院王燕《药理学》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具有扎实《药理学》理论知识、自主学习内驱力、适应医学快速发展需求的卓越医生为目标,通过架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育人立交桥,使学生:

1.掌握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和常用药的药理学知识;

2.具有综合运用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有效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养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药理学思维习惯;

3.心系人民健康,保障用药安全。

《药理学》特色:①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架构知识育人新桥梁。突破传统教材结构,按照医学整体化发展方向,将碎片知识珠串化重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整体把握与全面运用能力。②贯通临床科研思维,架构能力育人新桥梁。以临床用药案例导课,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③融入思政医德元素,架构素质育人新桥梁。《药理学》思政视频标题引人入胜,内容中有机渗透思政医德元素,从《神农本草经》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从中国第一个药理学家陈克恢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

观看链接:https://xhsz.news.cn/curriculum/detail/1788

(图文/邵娟)

  • 微信二维码

  • 微博二维码

  • 头条二维码

  • 抖音二维码

  • B站二维码

川至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杏花岭区五一路382号

迎泽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迎泽区新建南路56号

中都校区

山西省晋中市

榆次区大学街98号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5000478号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