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校基于“大思政—1345”“新医德”育人模式的场馆育人成果在“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

稿件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10-30         点击次数:

10月25日,“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四川大学、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博物馆、期刊社的专家学者等共260余人参加会议。我校基于“大思政—1345”“新医德”育人模式的场馆育人成果《赓续·践行·创新:场馆育人驱动德医融通的创新实践》在会上研讨交流并荣获三等奖。

本次研讨会紧扣“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核心主题,围绕“场馆赋能‘大思政课’的社会空间新范式构建”“以走进场馆为突破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场馆建设在‘大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馆校合作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探索”“场馆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整体性构建”等主题开展了主题报告和研讨,在理论探索中明晰方向,在实践分享中破解难题,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注入了新活力。我校交流的育人成果《赓续·践行·创新:场馆育人驱动德医融通的创新实践》从“场馆育人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时代价值”“基于‘大思政’—1345‘新医德’育人模式的场馆育人探索实践”“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成效与启示”等方面作了交流分享。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张澜涛在会议讲话中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全面推进场馆育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搭建了平台、丰富了载体、凝聚了智慧,将有力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百年医学教育传统与红色文化根基,聚焦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系统构建并持续完善了“大思政-1345”“新医德”育人模式。学校持续创新“场馆+思政”平台建设,整合校史馆、生命科学馆等校内场馆资源,获批“山西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山西省科普基地”等5个省级场馆育人平台,与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等签约挂牌32个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场馆育人模式和育人品牌,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高质量推动学校“大思政课”建设。

(图文/张碧琳)

初审初校:张碧琳
复审复校:金姬
终审终校:侯小宝
:倪彦佩
  • 微信二维码

  • 微博二维码

  • 头条二维码

  • 抖音二维码

  • B站二维码

川至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杏花岭区五一路382号

迎泽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迎泽区新建南路56号

中都校区

山西省晋中市

榆次区大学街98号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5000478号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