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二医院杨滨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冠脉桥血管狭窄介入治疗
稿件来源: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24-02-06 点击次数:
近日,我校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杨滨团队成功为一名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狭窄进行了介入治疗,充分展现了心内科在复杂冠脉疾病治疗中的较高水平。
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014年出现频发心绞痛,在外院做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023年初,间断出现活动后胸闷,服用硝酸甘油片后稍可缓解,考虑到患者冠脉病变较重且复杂,当地医院医师强烈推荐患者来我校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入院后,完善了冠脉CT,考虑桥血管有局部重度狭窄,结合血清学指标,考虑患者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手术风险很大。杨滨团队深入探讨病情,并与家属做了充分沟通。患者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是发生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冠脉搭桥术后不规律用药,现在血管状况差,且心功能不全,介入治疗风险也很大。团队做好了充分的术前讨论,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术中可见钝缘支吻合口前桥血管狭窄约90%,与家属商议后,对升主动脉-钝缘支桥血管做介入治疗,团队快速准确地对病变血管的范围进行判断,并选择合适的球囊和支架干预治疗,手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据杨滨介绍,桥血管病变(SVG)在术后1年即可出现闭塞率达27%,术后10年的闭塞率高达50%。急性桥血管失败(CABG后<1个月)原因主要与血流慢相关性血栓并发症形成有关,晚期桥血管失败(CABG后>个月)往往是新生内膜增生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有关。因再次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风险极大,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成为处理桥血管病变(SVG)病变的主要手段。
(文/吉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