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二医院心胸外科成功救治一例成人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
稿件来源: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24-07-23 点击次数:
近日,我校第二医院心胸外科郭光伟教授、李强副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心脏手术。
患者系一名青年女性,2024年5月13日因妇科疾病在河南省郑州市某医院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患者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及家属慕名来到我校第二医院心胸外科求诊。入院后详细心脏彩超发现:房间隔缺损最大径约32毫米,且位置特殊,无法行介入封堵治疗。郭光伟教授、李强副教授团队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制定了个体化诊疗方案,努力创造手术机会。7月9日在麻醉科、体外循环、手术室等多学科的密切配合下,心胸外科医疗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心脏手术。术中探查进一步明确:房间隔缺损巨大,下缘完全消失,无缝合着力点。手术医师巧妙设计,利用下腔静脉血管内侧壁作为附着点,补片缝合修补缺损,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入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医护团队积极调整血流动力学、加强呼吸道管理,成功避免了肺动脉高压危象。当天下午,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二天即转回普通病房,已于近日痊愈出院。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心脏缺损修补完整,分流消失,心功能恢复良好。
据李强介绍,随着我国心脏外科技术的长足发展,众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了救治。但是对于早年疏于诊治的先心病患者,由于自身心脏结构存在异常,常年的心内异常分流,严重损害心、肺功能,最终会发展到艾森曼格综合症,失去救治机会。这类患者须尽早手术干预,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普通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可通过介入封堵进行微创治疗,但特殊位置的病例仍需通过心内直视手术才能根治。体外循环和心肌保护已经发展了70余年,技术非常成熟,即使患者接受直视手术,也是很安全的。
(文/孟俊杰)
复审复校:王红
终审终校:侯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