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正文

我校第二医院董红霖教授团队在山西率先成功开展两例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TCAR)治疗颈动脉狭窄

稿件来源: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8         点击次数:

近日,我校第二医院传来捷报。在血管外科董红霖教授、闫盛副主任医师团队的紧密协作下,以及来自美国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al Center的Dr.Ross Milner的技术指导下,7月1日和2日,成功完成两例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TCAR)来治疗颈动脉狭窄。这一成果使该团队成为继北京、上海部分医疗中心之后,国内率先开展此项新技术的团队,标志着山西在颈动脉狭窄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7月1日接受手术的患者为一名67岁男性,于今年6月22日入院,主诉左侧肢体无力1天余,经诊断,患者患有右侧颈动脉症状性重度狭窄、左侧颈动脉无症状中度狭窄以及右侧侧脑室旁急性期脑梗死。手术中,医生实施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通过经颈动脉逆流血栓保护装置建立动静脉分流,顺利置入颈动脉支架,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7月2日,另一位70岁男性患者接受手术。该患者因彩超发现右侧颈动脉狭窄1日入院,查体显示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各项神经反射正常,感觉正常。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其右侧颈动脉狭窄程度达70-90%,主要诊断为右侧颈动脉无症状性重度狭窄。同样,医生采用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为其进行治疗,手术过程顺利。

Dr.Ross Milner对手术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手术进展十分顺利,作为首台应用能够在80分钟内完成实属不易。从病患收治、手术协作安排,到新术式的沟通学习以及与美国专家的配合,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全方位展现出扎实精湛的手术技术与默契高效的团队协作精神。此次两例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颈动脉狭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为国内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推动了我国血管外科领域的技术发展与进步。

脑缺血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率高、风险大、死亡率高,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缺血的主要诱因之一。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为颈动脉剥脱(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而国际上先进的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术(TCAR),在平衡斑块捕获效率与脑血流灌注需求方面优势显著,能有效降低术中斑块等碎屑脱落引发的并发症风险,减少栓塞事件发生,相较CEA,TCAR对患者心肺功能要求更低,适用人群更为广泛。

(图文/闫盛、高志国)

初审初校:吴梦越
复审复校:王红
终审终校:侯小宝
:倪彦佩
  • 微信二维码

  • 微博二维码

  • 头条二维码

  • 抖音二维码

  • B站二维码

川至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杏花岭区五一路382号

迎泽校区

山西省太原市

迎泽区新建南路56号

中都校区

山西省晋中市

榆次区大学街98号

Copyright 2016 sxm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5000478号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