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附属第二医院董红霖团队用创新支架技术挽救生命
稿件来源:第二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29 点击次数:
近日,我校附属第二医院董红霖教授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前沿器械,成功为一名因高空坠落导致主动脉夹层合并全身多处骨折的危急重症患者实施腔内修复手术。该手术采用WeFlow-Tbranch分体式分支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在破解复杂解剖难题与多重并发症挑战的同时,为急重症主动脉疾病治疗提供了宝贵临床经验。
患者为一位58岁的男性,20余年前曾有开颅手术史。此次因工作时从6米高处坠落,出现右髋及左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在外院初步检查提示骨盆骨折、左肱骨骨折,经补液对症治疗后紧急转入我校附属第二医院。
完善CTA等影像学检查后,患者病情的复杂性与危险性进一步凸显:除已发现的骨盆骨折、左肱骨骨折外,还合并肋骨骨折、骶骨骨折、气胸及大量左侧胸腔积血,更致命的是存在主动脉夹层病变。其中,大量左侧胸腔积血高度预示主动脉夹层存在破裂风险,而夹层破口紧邻左锁骨下动脉(LSA),为手术治疗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患者“主动脉夹层濒临破裂+多部位骨折+胸腔积血”的三重危机,董红霖团队组建多学科诊疗小组,反复研读影像学资料并精准测量解剖数据。团队认为,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大、恢复慢,难以适应患者全身多发损伤的状况,WeFlow-Tbranch分体式分支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的独特设计,为解决这一复杂病例提供了关键方案。
手术中,在超声引导下,团队于患者左上肢腋动脉穿刺建立LSA通路,精准推送主体支架至预定位置并释放,造影确认定位准确后,再顺利释放分支支架。术后即时造影显示,分支血流通畅,支架贴壁良好,无内漏发生,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据董红霖教授介绍,WeFlow-Tbranch分体式单内嵌的创新设计,使其在治疗累及LSA的主动脉病变时具有显著优势:该系统可实现对病变部位的精准覆盖与分支血管的有效重建,解决了锚定区不足的解剖难题;同时,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风险,尤其适用于此类需快速干预的急重症病例,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文/闫盛)
复审复校:王红
终审终校:侯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