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我校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经个人申报,专家评审,确定资助项目共32项,现印发给你们,请督促获资助者按照要求,尽快落实工作条件,保证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件:2006年度山西医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名单
二〇〇七年四月五日
2006年度山西医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名单
|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请者
| 资助金额(万元)
| 起止年月
| 所属院系
|
1
| 200601
| WT1联合肽疫苗体外及小鼠体内抗瘤效应的研究
| 樊卫平
| 2.0
| 2007.01-2008.12
| 基础医学院
|
2
| 200602
| 人乳头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DNA疫苗的构建、纯化及实验研究
| 樊晓光
| 2.0
| 2007.01-2008.12
| 基础医学院
|
3
| 200603
| Humanin拮抗Aβ31-35致神经元调亡作用的机制研究
| 李灵敏
| 2.0
| 2007.01-2008.12
| 基础医学院
|
4
| 200604
| 有丝分裂激酶Aurora-A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 王晓霞
| 2.0
| 2007.01-2008.12
| 基础医学院
|
5
| 200605
|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隐变量交互作用分析在社会心理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 李建明
| 2.0
| 2007.01-2008.12
| 基础医学院
|
6
| 200606
| 赤子爱胜蚓组织中多功能病毒降解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于保锋
| 2.0
| 2007.01-2008.12
| 基础医学院
|
7
| 200607
| 增强L-型钙通道、钠钙交换体和钠泵以提高心肌变力性的实验研究
| 白晓洁
| 2.0
| 2007.01-2008.12
| 基础医学院
|
8
| 200608
| 活性氮簇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王晓樑
| 2.0
| 2007.01-2008.12
| 基础医学院
|
9
| 200609
| 雌激素对血管内皮损伤保护作用的非基因组机制的研究
| 王亚静
| 2.0
| 2007.01-2008.12
| 基础医学院
|
10
| 200610
| β-淀粉样蛋白31-35片段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张俊芳
| 2.0
| 2007.01-2008.12
| 基础医学院
|
11
| 200611
| 不同年龄大鼠血管对药物反应性的差异扩牛磺酸的干预作用
| 张明升
| 2.0
| 2007.01-2008.13
| 基础医学院
|
12
| 200612
| 山西省男男性接触人群(MSM)现况及艾滋病/性病预防干预研究
| 郑建中
| 2.0
| 2007.01-2008.12
| 公共卫生学院
|
13
| 200613
| 120急救路线运行的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 李佩珍
| 2.0
| 2007.01-2008.12
| 公共卫生学院
|
14
| 200614
| TNF-α致成纤维细胞膜G蛋白表达异常在尘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 李素平
| 2.0
| 2007.01-2008.12
| 公共卫生学院
|
15
| 200615
| 热应激蛋白HSP70基因多态性与职业损伤易感性关系研究
| 郑金平
| 2.0
| 2007.01-2008.12
| 公共卫生学院
|
16
| 200616
| 高校基础研究能力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系研究——以生物医学为例
| 段志光
| 2.0
| 2007.01-2008.12
| 公共卫生学院
|
| | | | | | |
17
| 200617
| 建立数字化模型评估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以及再出血风险
| 陈来照
| 2.0
| 2007.01-2008.1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8
| 200618
| 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下咽癌遗传易感性
| 温树信
| 2.0
| 2007.01-2008.1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9
| 200619
| 内毒素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 李 红
| 2.0
| 2007.01-2008.1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20
| 200620
| 肾脏肿瘤血流灌注模式超声造影的临床研究
| 王 健
| 2.0
| 2007.01-2008.1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21
| 200621
| DSRAD基因体内发病机制的研究
| 郑 瑞
| 2.0
| 2007.01-2008.1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22
| 200622
| 动态增强MRI技术评估激素对股骨血供影响
| 牛金亮
| 2.0
| 2007.01-2008.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23
| 200623
| 实验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凝血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研究
| 董春霞
| 2.0
| 2007.01-2008.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24
| 200624
| 巨噬细胞肝X受体与化学趋化因子CCL19/CCL21-CCR7信号系统的交互作用机制
| 钱宗杰
| 2.0
| 2007.01-2008.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25
| 200625
| 肾上腺髓质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乔 晞
| 2.0
| 2007.01-2008.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26
| 200626
| 碘化钾对实验性铅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机理探讨
| 乔玉峰
| 2.0
| 2007.01-2008.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27
| 200627
| 急性肺损伤兔肠道细菌的移行
| 秦 鑫
| 2.0
| 2007.01-2008.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28
| 200628
| 血管紧张素II通过p38MAPK诱导足细胞分泌VEGF信号通路的研究
| 覃志成
| 2.0
| 2007.01-2008.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29
| 200629
| 影响脑梗死复发的血液动力学及血管因素的研究
| 王改青
| 2.0
| 2007.01-2008.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30
| 200630
| RNAI介导泛素连接酶MAFbx基因下调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后续研究
| 冯 勇
| 2.0
| 2007.01-2008.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31
| 200631
| 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 班树荣
| 2.0
| 2007.01-2008.12
| 药学院
|
32
| 200632
| 一种特异识别肿瘤组织多肽的设计和克隆
| 杨利军
| 2.0
| 2007.01-2008.12
| 科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