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首页 | 联系我们
研究机构
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
工程中心
条件平台
推荐资讯
· 第二届环境与健康论坛暨环境医学山...
· 2014年统计遗传与基因组学学术研讨...
· 心血管生理基础研究高峰论坛暨山西...
· 山西医科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 2004-2006年我校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
·
研究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所 > 正文

山西医科大学生理研究所简介

发布时间:2006/09/30 18:19:31     点击:206

 

山西医科大学生理研究所暨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科,1990年成立。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成为全国第三批、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被批准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3年被批准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2002年初被教育部批准为重点学科,成为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生理学科齐名的国内一流学科。

本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共招收硕士生28届、博士生18届;培养硕士生85人、博士生76人,获得博士学位的44人,获得硕士学位的74人,在国内同类学科中位于前列。

生理学科拥有一批献身生理学事业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的著名专家。

乔健天教授,我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特级劳模。1986年被评为生理学博士生导师。1987年曾在美国Taxes大学Dafny实验室从事疼痛机制研究,之后一直在保持着学术联系。至今已培养研究生47名,其中博士生17名﹑硕士生30名。他参编或作为副主编的卫生部统编(现改为规划)教材《生理学》1-5版教材获得了国家优秀教材奖;在国际及国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曾担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山西生理学会理事长,山西省科协常务理事;现任《生理学报》﹑《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及《生理科学进展》等多个学术刊物的编委和《神经解剖学杂志》的编辑部顾问。

赵荣瑞教授,1959年北京医学院生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1988在美国南卡大学生理系从事心血管受体功能研究,同时在美国杰弗逊大学进行心肌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的科研协作。1986年任教授,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已在国家级和国外杂志发表104篇论文,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译著、教材6部约157万字。

吴博威教授, 1965年山西医学院毕业,1978年起从事心脏电生理及心肌力学研究;1992年从日本归国后建立膜片钳技术,最近又建立起单细胞荧光离子测定技术,开展了心肌离子通道及细胞Ca2+转运研究;参编学术专著6本,主编、参编教材3本,在国际及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4次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以三位教授为代表,本实验室形成了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目前共有各类教学研究人员30多名,其中博士生导师7名,教授、副教授13名,博士、硕士生20余名,还有一批多年从事生理学科学研究而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高中级实验师。此外尚有就读研究生30余名。

生理学科有三个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包括神经生物学、循环生理学、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

1、神经生物学

该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涉及疼痛和痛调制的机理、学习和记忆的机理、阿尔海默氏病病因学和发病机理。共有六个实验室,包括膜片钳实验室、免疫组化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普通电生理实验室、神经细胞培养室。能够在分子、细胞、器官、整体的不同的水平进行神经生物学研究。

2、循环生理学

该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涉及心肌缺血的保护、心血管受体特性、心血管受体免疫学。共有四个实验室,即心血管免疫学研究室、心血管功能研究室、心肌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实验室。该室的心血管免疫学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的单位,并且一直保持着领先的水平。

3、细胞生理学

该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涉及细胞离子通道和交换体、以及细胞钙稳态等。共有三个实验室,即心肌离子通道实验室、心肌力学测定实验室、离子荧光测定实验室。该室具有国内领先的钙测定技术,并且能将钙测定与心肌收缩结合起来,该项技术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本学科共完成和在研各类科研项目3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及卫生部项目3项。获得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和重大科技成果共2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教学成果4项。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教材7部共90余万字;本学科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以英文形式发表在国外学术刊物的80余篇,被SCI收录的论文有近100篇。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

生理学科注重国际交流,营造多层次的吸引一流国际人才的科研平台,并定期派出人员赴国外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从而为本学科凝聚了一批国内外的优秀人才。近年来不断推进和扩大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往来与合作关系。极大的提高了生理学科的科研水平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了学科的快速发展。

在老一代生理学家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生理学科取得了不斐的业绩,同时为学科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里起步,我们将拥有宽广的视野,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 山西医科大学科技处 版权所有 电话:0351-3985113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大学街98号 山西医科大学教学办公楼7层 邮编: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