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9日,护理学院医学人文论坛决赛在迎泽校区B座102教室拉开帷幕,经过五个月四场初赛之后,十二个小组发起对一、二、三等奖的最后角逐。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及评委有研工部曹小清部长、徐爱萍副部长、护理学院金瑞华书记、张培莉副院长、山大一院护理部李育玲副主任、太原市中心医院护理部贺润莲主任、山大二院西院董新寨总护士长、山大一院核医学科杨素云护士长、护理学院郭晓琴老师、巩小军老师、王磊老师。

在“爱心仁术”文化理念以及“敬畏生命,关怀照顾”院训的指引下,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已经坚实地走过了十八载春秋,积极适应健康山西以及健康中国的需要,打造了一支兼备专业技能与人文情怀的护理队伍。
护理学院医学人文论坛由四场初赛和一场决赛组成,历时五个月,十二组将各自的人文理念毫无保留地传达给大家。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学校领导、学院老师及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与倾力付出,为研究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的同时,也将护理学院一以贯之的人文情怀更好地传递给大家。
本次人文论坛决赛所呈现出来的主题,是每一位2017级护理研究生凝心聚力的成果。十二个小组留下了许多精彩瞬间:

【名画中流淌的仁心】艺术与医学之间隐约有种水乳 交融的关系,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总是会将艺术作品当中融入医学的成分,画中人物的一颦一眸无疑透露出爱人之心,无论是修女、南丁格尔,还是如今的护士,都以一颗博大之心爱护着每一位病着、伤者,纵然跨越地域、纵贯古今,依然不改照护人的善良秉性。但是,医学本身也是一场别样的艺术,每一次的问诊、治疗、护理,都夹杂着艺术的色彩,将医学的人性化呈现地淋漓尽致。

【燕尾礼赞,不忘初心】从事护理这一行业就好像是一场修行,历经本科到研究生7年的时间,如今我们也即将步入医院开启正式的职业生涯,在数以万计护理前辈们的指引下,我们也渐渐明白了坚守与信仰的力量,一袭白衣、一顶燕帽就好像是一种神圣的使命一般,意味着我们要将救死扶伤、无私奉献作为毕生的责任。
尽管护士每天的工作既繁琐又重复,但是与患者之间每天也都在上演着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真情故事,而这种真情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护理人当中源远流长,就像是一种传承的力量一样,始于芳华、终于华发,始终用每一个平凡的举动践行着生命的厚重。

【死亡如此多情】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生命仿佛轮回一般,从呱呱坠地到溘然长逝,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医护的守候。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呢?是选择继续救治、还是选择果断离开?我们倡导的是尊严死,建议成年人在疾病或是生命的终末期,能够不使用徒然延长生命过程的生命支持系统,虽然生前预嘱并不能改变我们对生的眷恋,也不应该把死亡说成是轻松的,但是可以通过填写“我的五个愿望”的方式,将自己的临终尽可能清楚地安排,让家人和朋友知道自己的需求,使得生命的谢幕更加坦然。

【假如我是一个病人】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感同身受,尽管我们尽可能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但依旧代替不了他们的伤痛。《病患的意义》中提到:“大夫,你只是在观察,而我却是在体验”,诚然, 我们无法代替患者去体验生病与就医的过程,但是我们清楚,尊重、关注与爱是我们能为患者提供的最人性化的感同身受。

【榜样的力量】每一位护理前辈的身上好像有一道光,这道光的名字叫做榜样。红丝带如同一条隐形的纽带一般,把全世界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无论是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还是医院艾滋病病区护士长杜丽群,都在用行动践行着尊重与关爱。伤口造口师蔡蕴敏护理的不仅仅是伤口,更是每一位患者的心灵,燃起每一位病患生的希望。护士发明家杨湘英善于发现临床上的问题,通过每一次暖心的发明,切实地解决患者的住院问题,比如防堵塞注食器,可以有效地防止胃管阻塞并可以对温度过高的食物发出警报,极大地方便了医护人员及鼻饲患者的家属……

这些攫取出来的片段只是此次人文论坛的部分内容,但一滴水可以映射整片汪洋,十二个小组主讲人所展现出的也是一代代护理人所传承和坚守的信念。

比赛临近尾声,评委们为我们做了精彩点评。曹小清部长充分肯定了每一位讲者的努力,主题突出、例子典型、表达清晰、感情充沛,同时也建议要充分挖掘身边的例子,比如小丑医生、身边的榜样等话题,在演讲时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表演的成分,虽然演讲是以有声语言作为主要手段,但也要将形态语言作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及主张,阐明事理或是抒发情感,引起大家的共鸣。李育玲副主任谈到自己从事护理行业以来的人文体验及感悟,寄希望于每一位护理研究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当中,能够始终记得护理学院一直以来的人文理念:爱心、仁术,使自己的护理之路走的更加坚实与坦然。

比赛共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两名。其中,马田同学的《“艾”在阳光下》及郭佳茹同学的《天使逐梦、坚守信仰》获得一等奖;刘爽同学的《死亡如此多情》以及许竹雅同学的《燕尾礼赞,不忘初心》获得二等奖;晋雅丽同学的《春风化雨,以仁抚人》以及郭倩楠同学的《爱在延伸,向榜样学习》获得三等奖。
本届人文论坛虽已拉下帷幕,但护理学院的人文之路从未停歇,惟愿每一位护理人都能铭记护理初心,将人文精神更好地延续、传承。
文/刘爽 马田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