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
2021-03-31

   

特种医学学科历史厚重,团队成员结构合理,队伍学术水平较高,优势突出,对特种医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学科由放射医学、法医学、职业医学和运动医学四个二级学科组成。

现有专任教师66人,平均年龄38.7岁,其中高级职称33人(中高级职称比例为1:1),博士学位65人(教师队伍博士化率为98%),博导22人、硕导23人,学科带头人3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之名医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华医学会二级分会主任委员1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学科历史厚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术水平高,团队成员结构合理,优势突出,对特种医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放射医学方向

1.1放射医学(核医学)方向团队

放射医学(核医学)方向团队

放射医学(核医学)方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2 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青委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常委、青委副主委;教育部科技委生命医学学部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副主委、青委副主委;《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总编辑。承担国家创新型放射性药物及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编、主译、副主编、参编专著及国家教材10多部,承担重大仪器临床验证、新药临床试验近10项,申请获批专利40多项。

主要围绕基于病理的分子影像靶向药物开发与临床转化、医学分子影像设备研发与应用评价、基于医学影像大数据智能挖掘与应用等为重要内容的分子影像精准诊疗技术研究。通过融合行业龙头企业和附属医院等创新力量,重点开展可用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易感人群筛选/早期诊断、风险预警、疗效评估等特异性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转化应用;重点开展适于临床急需的专用设备和高端影像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评价,加快产品的临床转化;重点开展基于云技术的医学影像大数据中心建设和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影像诊疗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应用;重点完成恶性肿瘤诊疗一体化技术的临床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与分子机制研究,以实现临床诊疗技术的提升。各项业务的开展对影像设备国产化、医疗服务能力、诊疗规范、对外交流、智库决策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对促进医疗改革和重大疾病精准诊疗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2放射医学(核医学)方向带头人



一级学科和放射医学方向带头人李思进教授

山西医科大学前任校长,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一届主任委员、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总编辑,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生命医学学部副主任。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集成项目、国际原子能机构等项目十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6项;主编专业著作2部、主译1部,主编、副主编及参编国家统编教材多部;。牵头制定了我国核医学临床应用指南、专家共识、操作规范及团体标准等 19 项,2019年获第三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号,2020年获SNMMI主席杰出贡献奖。

放射医学方向青年带头人武志芳教授

主任医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之名医。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影像教研室主任兼核医学科副主任,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山西省核医学智慧云技术转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核医学质控中心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

2、法医学方向

2.1、法医学方向团队

法医学方向团队

法医学方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3 人,主要围绕法医司法鉴定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取得了山西医科大学发展史上“十六个第一”,实现了学校第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重大研究计划、第一个百万元以上国家重大项目和第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三个“零的突破”,“十一五~十三五”期间连续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学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子课题)十余项。2020年法医学方向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目前,该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已在全国公、检、法、司推广应用,解决了省内外疑难案件的司法鉴定难题,为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实现“法治中国”做出了贡献。

2.2、法医学方向带头人

法医学方向带头人贠克明教授

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法医学院书记、院长、司法鉴定中心主任,“1331工程”法医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法医学本科国家一流专业、法医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法医学司法鉴定理论和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带头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教学名师。中国法医学会毒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毒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安部特聘专家,司法部实验室能力认证评审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7项。出版法医毒物动力学专著1部,完成国家标准14项,省科技奖二等奖4项。

3、职业医学方向

3.1职业病学方向团队


职业病学方向团队

职业病学方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1 人,主要围绕重大职业病转化研究、职业危害预警和职业危害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主编我国“第一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统编教材,首创全球“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技术,制定“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国家标准等各类卫生标准,获得《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的应用研究》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团队所在学科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国际职业卫生学会理事单位,中国诱变剂学会环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国内外职业卫生领域建立了较高的声誉。经过近七十年的奋斗,职业病学方向团队培养了大量的职业病防治人才,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健康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3.1职业病学方向带头人

职业病学方向带头人牛侨教授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化学物神经毒性研究,获国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奉献奖、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省科技奉献奖先进个人一等奖、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发表SCI文章60余篇,英文专著1部,发明专利5项,博士研究生获全国优博提名奖和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华预防医学会荣誉理事、劳动卫生职业病分会副主任、国际职业卫生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常务理事、神经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神经毒理学会理事、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与神经推行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山西省毒理学会理事长。

4、运动医学方向

4.1运动医学方向团队

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合理。至2022年科室医、护、技人员350人,医师有134人,其中博士后5人,博士66人、硕士47人,高级职称7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客座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9人;“三晋英才”31人,中华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任职16人,专业学组任职21人,中华级期刊编委14人,国家级期刊编委29人。建有邱贵兴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张英泽院士、冯世庆长江学者等10名国内顶尖专家助力学科发展。

4.2运动医学方向带头人

5、兼职教师队伍

学科外聘或柔性引进高层次学者、“双师型”教师 85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兼职博导13人(法医8人,核医学4 职业病1)、硕导72人(法医44,核医学9, 职业病22),国际特聘教授12人。




 
  • 联系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大学街98号    联系电话:0351-6010182    邮政编码:030024     邮箱:fyxy@sxmu.edu.cn

  • 版权所有: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