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医相融“大思政课”工作坊举办第四期课程思政专项活动
稿件来源:教务部 发布时间:2023-06-14 点击次数:
6月8日下午,学校教务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德医相融“大思政课”工作坊第四期课程思政专项活动。本期活动线下、线上直播同步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部、基础医学院核心课程负责人及专任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邵莹老师以《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题,分享了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总体设计理念及实施情况。病理生理学教学团队将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普遍规律的知识目标与健全医学生树立规矩意识思政目标有效结合,提出“探求疾病规律树立规矩意识”思政教学核心思想,构建了一个能培养学生认识规律、掌握规律、遵循规律、探索新规律的能力,并在学习、工作、生活上养成懂规矩、守规则、依规范意识的课程思政主轴。
乔爱秀老师以《病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题,从课程概述、思政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成效四方面分享了病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及实施情况。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可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基于病理学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制定了病理学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以“逐本溯源、缜密严谨”作为本课程的特色思政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采用线上线下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适时适量,巧妙融入思政元素,显隐结合,全程贯穿素质培养,在传授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提升学生以“责任、奉献、严谨、认真”为核心的医学品格。
最后,董海涛、郑洁和基础医学院核心课程负责人及专任教师就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课程思政工作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引领教师们深入了解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硬融入,而是需要通过结合专业知识,说明做人做事的道理,将思想问题与专业问题高度融合,甚至可以通过很多隐性教育的方式融入课堂,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让授课教师转变为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图文/乔爱秀、邵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