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宏先后赴第七、第八临床医学院调研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牛侨教授、医院管理处处长覃凯、科学技术处副处长王晓晖等相关人员一行5人陪同调研。

上午9点30分,张宏副校长出席第七临床医学院(临汾市人民医院)召开的国自然交流大会。首先由苏学峰院长对医院的医、教、研整体情况作了汇报,着重对目前本院国家基金申报工作进展作了说明。张宏副校长指出,大家要积极主动适应国家“双一流”高等教育战略部署和山西省“1331”科技创新发展形势,强化意识,明确国家基金申报工作在推动我校向“研究教学型”转型发展和实现学校“两个一百名”奋斗目标中的重要性,要求大家把临床与教学,临床与科研,医院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提高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的站位意识,努力适应国家、我省、学校、医院的发展趋势,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


随后,张宏副校长对附属临汾医院的心内科、核医学科、检验科、中医科、临床研究实验室、消毒供应中心、智能存取控制系统、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救中心调度平台等代表性的门诊和医疗设施进行了实地调研。张宏副校长指出,附属临汾医院医疗环境好、设备先进,具备充足的医疗诊治资源和条件开展科学研究,今后要充分提高全院医护员工科研意识,积极探索,努力使科学研究带动医院的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下午3点,张宏副校长出席第八临床医学院(运城市中心医院)召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推进会。会上,首先由运城市中心医院院长、党委书记高萍介绍了本院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整体发展概况,特别指出,2018年附属运城医院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实现本院国家基金资助零的突破,这也是全省地市级医院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随后,张宏副校长在高萍院长陪同下,对附属运城医院的门诊大厅特色专家挂号系统、核医学科、神经外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远程医疗诊治现场、党建办公室等进行了调研参观,了解了医院的历史发展沿革、现状和未来发展思路。调研工作后,张宏副校长充分肯定了附属运城医院在2018年国家基金申报中取得的突破性成绩,附属运城医院医务人员整体精神面貌好、素质高,医疗硬件设施齐备,特别是医院的党建工作很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他指出,运城市中心医院加入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系统后,角色转变、定位与性质也不同了,现在已成为一所医科大学附属的地方龙头医院,应该具备解决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和水平。张宏副校长强调,全体医务人员要明确学校“两个一百名”战略目标,加强科研促临床的发展意识,紧跟学校发展的步伐,加大作为地方公立医院在竞争潮流中的学科优势,发挥自身的医疗特色,加强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医院高水平发展。他表示,学校将从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保障,完善国自然申报中标的奖励和约束机制,促进附属医院的医、教、研协同发展,争取2019年再创基金工作佳绩。

在张宏副校长一行对第七、第八临床医学院进行调研的同时,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公共卫生学院牛侨教授分别对两家附属医院作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体会》的专题讲座。牛侨教授从“科研与做一名好医生的关系”入手,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列举生动的事例以及详实的数据,指出了医院的社会地位、学科特色与医生的医术、专业特长,是以其科研水平和学术成果来表征的,强化了“科研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以科研促临床”的意识,多次赢得全院医护人员的掌声。
本次调研工作中,苏学峰院长、高萍院长一致表示,将以本次推进会为契机,紧跟医科大学前进步伐,借助学校的优势资源平台,不断更新理念,强化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校方关于2019年国家基金申报的安排部署,把申报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争取在2019年的基金申报工作中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