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校第六临床医学院学子向坚守网络教学一线的老师致谢

发布时间:2020-03-05 | 点击数:

近日,我校第六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支部提出倡议——向坚守网络教学一线的每位老师道声:您辛苦了,谢谢您!倡议一经发起,同学们纷纷执笔,一封封感谢信纷至沓来……

亲爱的老师,2月17日,我们以特殊的方式“见面”了!自此,在您的带领下,我们开启了在线学习之旅,体验着隔屏进行的教与学,我们从新鲜、生疏,到慢慢适应,甚至学出花样,这一切对于我们都充满了新奇和未知,短短三周的时间就让我们有好多话想对您说……

——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李晓龙

2月17日,我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网上课程,尽管前一周辅导员已经安排将各个课程软件下载注册,未见面的老师也已经进行了一次次功能测试,但真正开始人生中第一次网课的时候还是满心激动。

开学当天学习通在线人数太多,出现了卡顿,闪退的状况,学校当机立断做出错峰学习的决定,第一个难题迎刃而解。在家自习对自律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开始我担心自己坚持不下去,但老师妙趣横生的课堂使我注意力高度集中,

解剖学老师开课戏称自己十八线女主播,一下子拉进了与同学们的距离,我也开始激烈地参与讨论、提问,并且老师讲到骨骼,肌肉都会指着自己的,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化学老师则是严师的代表,会让同学做课后笔记,并且随时签到,布置课后作业,让同学们更好地吸收知识。

老师们尽心尽责,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感恩学校,感谢老师,让我体会到停课不停学,开学不延期。

——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朱海艳

疫情当前,全国人民都宅在了家里。每个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一年之计在于春,学校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展了线上教学,老师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为了同学们充实的“宅”生活,老师累并快乐着。

刚开始上网课的时候,我还没有进入状态,每天没有目的刷着视频,但是,我看着每个老师认真为我们安排每周的学习任务,为我们辛辛苦苦地录课,我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老师录课时的画面,为了我们能够掌握知识点,他们硬是把自己逼成了网络主播。每天督促我们按时签到、学习,不管有什么问题,都第一时间出来答疑解惑。老师为了我们这样拼尽全力,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呢?现在我认真听着每节课,认真做着笔记,认真回答问题。我要感谢每位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您们,让我收获了这场疫情中你们带给我的温情和感动。

——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曹楠

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我们正常开学受到了影响,但是“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虽然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克服了。其中最要感谢的,就是老师们的耐心引导和鼓励。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医用电子学》刘祾老师。因为按课表的时间,老师的课总是在学习通使用的高峰时段,所以上课进度老是受影响。为了不让我们落下课程,老师会挑出额外的时间给我们细心解答,让同学们及时反馈有效信息,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因为平台使用的高峰问题,同步课堂没法实现,所以老师就在班级群聊里面,用文字和语音的方式给我们细心讲解,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很高。

有一次,我的群聊里接收不到消息,当时由于系统的缘故,导致加上我在内的三个同学无法正常听课,老师鼓励我不要着急,课后老师单独再给我讲解。那天晚上我把自己没理解的地方列出来,占用了老师的个人休息时间,老师帮我把不会的问题一一解释清楚,感谢刘老师!

——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杨丽娟

因受疫情影响,学校从2月17日开始网上授课,这对于第一次接触网课的我们,都是新奇又陌生的。2月13号网课测试的时候,我就发现网上授课和在学校上课很不一样。刚开始担心在家上课,没有在学校上课的氛围,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但是后来听到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教学,以及网络平台上课程的精细安排,我发现无论在家或者在学校上课只要自己用心去学,都是可以进步的。当然在这期间,无论是我们学生还是老师,都克服了很多困难。就像网上戏称的‘老师变主播’,这对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但是我们的各科老师都能很快适应,即使是线上教学,也讲得特别的生动。由于线上教学的优势,我们与老师之间多了很多互动,更能够通过这些测试与讨论,检验出我们的学习效果。有时因高峰期平台会崩掉,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们就算是一条一条发语音,都会把课程全部上完,我们也会积极配合老师提前预习视频,节约上课时间,一起完成每次课程。

我要对在前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说一声谢谢,也要对在后方坚守的老师们道一声谢谢!

——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付雅菲

在这段时间的网络教学过程中,我们明白您为我们的付出,尽管有时候视频的声音、画面效果可能不是很好,但我们知道,这短短几十分钟的视频可能花费了您几个小时甚至数天的精力。因为录播课程不能了解到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老师们还贴心地准备了答疑,非常感谢各位老师这段时间的帮助。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的戎建荣老师。戎老师上学期就带过我们分子生物学检验的课程,从他的课上我能感觉到老师的用心,从引入课程到各个话题之间的联系,到扩展知识的补充各个环节都很棒。戎老师讲话的方式也很儒雅、慢条斯理,让人如沐春风。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张清华

作为一名教师,本就赤子心怀,三尺讲台上耕耘着青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许身于国,工作岗位上挥洒着热血和赤忱。值此特殊时期,随着冠疫情肆虐,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更是“衣白褂,破楼兰,不定疫情誓不还”。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又承担着教研任务,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我们的课程无法面授,我们的老师各个“化身网红,玩起了线上直播”。在很早就开始上网课的我,看着我们自己的老师不熟练的操作、竭尽浑身解数的调节氛围、深夜录制中微可闻及的呵欠,这一切的不和谐最后又是如此的真切。有很多喜欢的老师,比如不让我上课我就难受的赵锐老师,气度翩翩、温文尔雅、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绅士风度的戎建荣老师……

我们的老师、前辈正身体力行,向我们诠释“战役”时期,何为医者、何为师者,何为使命、何为苍生。我不仅是一名医学生,更是一名学生党员,学习、修身,早已不是我一人之事。我已准备好,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以己之身,赴一场祖国的盛世年华……

——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薛艺聪

新型冠状病毒的悄然降临,前线医务人员的无畏奋战,全体中华儿女的同心共战……都让2020成了不一样的一年。临近开学季,“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响彻了每一个角落,每一位老师都尝试着新型的教学方式,你们认真部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习任务,为我们的学习之路保驾护航。

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之后慢慢变得更高效,我在家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学习乐趣。身为检验学系的一员,我想向所有教授我们课程的老师们致以深深的感谢,也向所有教学工作者点赞。您们不仅为我们录制好了课程,提供了相关资料,也为我们安排好了学习测试任务,组织了精心准备的直播课程为我们答疑解惑,还经常让我们填写问卷征求每个人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为我们提供学习上的便利。尤其当我有学习上不懂的问题给老师留言的时候,总能收到及时和耐心的回复。学习平台上每周一次学习任务的发布,讨论群里每一个问题的细心解答,都让我感触万分。虽然见不到彼此的样子,但聆听声音,我们可以发现,您们心怀的关切与希望!

最后,我想向您们道一声:“谢谢,您们辛苦了!”

——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许正文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这些日子,让我感到原来我们以前认为的普通平凡的日子也很幸福。人与人见面不需要戴口罩,出去玩可以随时看心情,拆个快递也不用好几遍消毒才放心,还有就是,坐在教室里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知识原来也这么幸福。

虽然,不能和老师同学们面对面,但是,老师采用网上授课的方法,让我们在家里也能学到知识,甚至还直播答疑,不让一点知识的疑问留在我们心里。

说实话,刚开始上课我很不适应,感觉对着手机电脑很没有学习热情,所以开始的一周一个视频最少得看两遍,才能有所领悟,现在,我反而觉得网上授课更容易复习,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倒回去再多听几遍,更容易把握住重点。

给我们讲课的老师们大多都是各个医院检验科的技术骨干,他们不仅要战斗在抗击疫情的前线,还要抽出时间给我们授课。尤其是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直播答疑的那天,一直讲到晚上6点半,老师一直在跟我们说抱歉耽误我们吃饭,可是他自己呢?尽管工作很忙,下班后也要努力抽出时间给我们答疑解惑。

谢谢老师们,让这个漫长的假期变得温暖而明媚。

——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周晨晨

庚子鼠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数亿民众谨遵医嘱,静在家中,由于疫情还未得到完全控制,仍存在潜伏的危险,如今我们还未返校;而我们正好是今年的毕业生,这时正在准备毕业论文,我的论文主要围绕一个实验展开,论文最后的结论当然与这几个月中的实验结果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疫情影响,我现在无法返回实习医院进行实验,但在我与指导老师进行联系后,老师非常理解地告诉我不必过于担心,我的论文实验仍在继续,是科室里的几位老师每天帮我进行实验,并把结果都记录到系统里,我后期直接可以整理数据;另外,老师工作之余还在线为我指导开题报告,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并且嘱咐我现在在家认真读文献也是为写论文做努力。我本以为会因此换课题,但是没想到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开展实验和学习文献两不耽误,真的令我十分感动。

当毕业遇上疫情,当我们只能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真的感谢老师不厌其烦地在线为我们答疑解惑,不辞辛劳的帮助、支持与付出!

——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郎志超

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我本应该到实习医院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但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我不能如期到岗。在实习群里,老师每天分享关于如何防护新冠肺炎的知识,并且嘱咐大家一定要重视。

2月17日,学校实施“停课不停学习,学习不延期”,我们收到学校通知要求积极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年前在医院实习时没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刚收到通知时,手忙脚乱。我脑海里想到的第一个指导老师就是您,收到您的回复我非常开心。这是我第一次从头开始自己写论文,您安慰我“不要着急,新手都是这样,咱们慢慢来”。期间不断给我发来相关文献,终于半个月后我们一起定了研究方向,顺利完成论文开题。我想对您说:“谢谢您,老师。”

(供稿/第六临床医学院)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大学街98号

电话:0351-3985390

邮编:03600

山西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