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学院邮箱:sphsxmu@126.com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学科方向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院士工作站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平台>>正文

环境健康损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环境健康损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是主要依托山西医科大学建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6月获批成立。该实验室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聚焦山西省典型环境污染物(如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的健康效应,通过整合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学、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环境暴露-毒性机制-早期损害识别-干预技术的全链条研究,致力推进能源型地区解决环境相关健康问题的进程,推动环境污染致病机制研究,为区域环境健康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团队介绍

环境健康损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汇聚了环境科学、化学和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团队现有成员5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教授14人)、副高级职称22人(副教授21人)、中级职称14人(讲师11人),形成梯队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团队由知名学者领衔,包括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博士生导师及青年科研骨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队伍。团队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迄今已指导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位9人次、硕士研究生毕业400余人次,所培养学生目前在相关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团队带头人:

  • 聂继盛,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境健康系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多环芳烃的神经毒性及机制研究。兼任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分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卫生监督协会职业健康服务监督管理分会副会长,山西省优生科学协会环境与社会优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教授协会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

针对我省能源型环境导致特殊的健康损害效应谱和疾病谱,实验室形成了三个重点研发方向: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污染物毒性机制研究及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三个方向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在产学研用的模式下,有力推动了环境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成果转化。

  • 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针对山西省典型环境污染物(如PM2.5、重金属、多环芳烃等),开展人群暴露监测与溯源分析。建立环境暴露组数据库,结合多组学技术解析污染物与健康损害的剂量-效应关系。开发新型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健康损害预警。

  • 污染物毒性机制研究:利用前沿技术,探究污染物在细胞、分子水平的毒性机制,研究复合污染物的协同/拮抗效应,突破传统单一污染物毒性认知局限。为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精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 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聚焦山西省典型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构建"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干预"的全链条研究体系,为环境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三)科研成果

近五年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省部级、企业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0余篇,SCI一区论文9篇;发表科研专著2部,其中一部为英文专著;授权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项(已成功转化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发布山西省地方标准1部;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次,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次,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次,以第二完成单位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

(四)研究目标

展望未来,环境健康损害山西省实验室将继续围绕山西环境与健康问题,以山西产业特有的环境污染物引起的健康损害为重点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为区域环境健康风险防控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为推动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山医智慧与力量。

聂继盛教授主持2022年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2018年环境健康损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第一次学术委员会委员合影

2022年环境健康损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马兰矿进行尘肺病的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