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学院邮箱:sphsxmu@126.com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学术管理 
     机构设置 
     传承辉煌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机构设置>>教研室>>正文

劳动卫生学教研室


劳动卫生学教研室成立于1951年,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叶衍增教授首建劳动卫生学教研室,著名教授陈家震、沈松筠、王英华、姚汝琳、牛侨五位教授都曾任教研室主任。目前本教研室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和特种医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健康损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关键支撑。

70年代劳动卫生学教研室教师合影 80年代劳动卫生学教研室教师合影

劳动卫生学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实验师2人。所有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学位9人,多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目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获批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多位教师获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优秀博士生导师,山西省优秀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三晋英才”、山西省科技功勋、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劳动卫生学教研室教师合影

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一直围绕山西省职业环境与健康问题,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历史上曾参与国家尘肺攻关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研究方向包括化学物神经毒性、纳米材料神经毒性和多环芳烃的神经发育毒性及致癌性。教研室共获得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和横向合作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研室在化学物神经毒作用机制研究上形成了特色,曾获得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发表许多重要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布地方标准1项,编写专著4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劳动卫生学教研室部分科研获奖证书

近年来劳动卫生学教研室教师出版的专著

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一向注重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职业卫生学科的发展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的更新以及教学和科研队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主要承担预防医学本科《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职业卫生专业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教研室主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是该教材二版至六版编委,七至八版副主编;主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双语教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主编了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主编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预防医学》;主编了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医学电子书包《卫生学》。教研室承担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在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0年被认定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线下课程。2019年教研室设计开发的《职业性尘肺病诊断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被认定为山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培育),目前已应用到本科生实验教学环节。

第一版《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材

近年来劳动卫生学教研室教师主编的部分教材

劳卫教研室设计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从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遍布海内外,很多已成为职业卫生领域的骨干力量,劳动卫生学教研室的一代代教职员工把振兴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提高职业人群的健康水平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为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劳动卫生学教研室毕业生答辩及毕业典礼合影

劳动卫生学教研室教师和学生参加国际会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劳动卫生学教研室,将继续秉承前辈们昂扬奋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立足山西,结合学校和学院的办学定位,全面推动学科特色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和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