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科学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水平

发布人:研究生学院 |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4日

| 点击数:}

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包括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等)和国际合作项目、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200余项,总科研经费合计近2300万元。发表科研论文642篇,其中SCI收录211篇(中科院分区1区6篇,最高IF=9.776),国家级论文431篇,编写论著31部。获得17项科技成果奖励,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科研奖项15项,申请专利8项。

近5年来,举办大型学术会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共承办统计遗传与基因组学国际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等会议11场,学院大力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互访,教师多渠道进行出国深造、攻读博士学位,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85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9位教授与国际同行专家进行科研合作。

(中国毒理学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

科研成果简介与学术贡献

生物统计方法及其在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针对高维数据分析、因果推断等方面的统计学挑战,提出高维中介效应分析、稳健变量选择、高维数据离群点识别、基于机器学习的疾病辅助诊断模型,并应用于基于高维GWAS数据的因果推断、肿瘤患者预后分析、痴呆多分类诊断、个体化疾病风险动态预测及其筛检策略制定等,提出整合mRNA和lncRNA信息的建模策略在多个数据集验证其稳健性和有效性,研制痴呆生命质量和知识测评量表中文版,定量评估痴呆患者及其照料者疾病负担,在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应用上取得创新和突破。围绕心血管等常见重大疾病的结局测量与风险评估,研制开发了系列患者报告结局(PRO)测量工具和随访管理系统。发展了潜在结构模型、潜变量增长曲线,项目反应理论等潜变量分析技术。建立了冠心病、慢性心衰、肝硬化、慢阻肺等专病临床PRO队列,开展了基于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深度学习及集成学习技术的预测预后研究。针对药物提取和处方优化的关键技术问题,应用多目标数据建模及遗传算法解决NP问题,创立Matlab外挂工具箱,为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方案和优化工具,助推我国“精准”制药的科学进程。针对传染病动态监测数据,根据其时空聚集特征,应用基于专家建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及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提高了传染病预警的精度。

病毒性疾病病因学及其免疫防控研究

针对我国乙肝发病率位居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之首的问题,创新性地揭示HBV宫内传播和免疫应答的表观遗传和天然免疫机制,首次明确60ug下乙肝疫苗的高危人群的接种策略,为高危人群接种指南的制定提供依据;针对宫颈癌发病机制难题,创新性地阐明PAH、阴道微环境、表观遗传学协同HPV在宫颈病变中的作用,为宫颈癌预防关口前移提供证据。

燃煤污染的早期损害作用及生物标志研究

燃煤污染的健康危害防制是世界性的难题,本成果聚焦燃煤污染物的早期损害作用和生物标志研究,发现了多环芳烃遗传毒性和神经毒性早期标志,提出线粒体DNA和DNA甲基化中介作用新假说,推动了多环芳烃暴露标准限值制定和作用机理研究,出版国内第一部多环芳烃神经毒性研究的专著。从表观遗传入手,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阐释了我省污染严重的重金属暴露、多环芳烃、颗粒物暴露等对职业人群和一般人群神经行为、心肺功能、肾功能、不良妊娠结局等方面的影响,并筛选敏感的生物标志,为早期发现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提供科学依据。

砷、氟毒作用机制及新型生物标志和治疗靶点研究

针对氟、砷、镉等金属和类金属全球广泛暴露导致的多种健康损害问题,本成果发现线粒体动力学、Toll-like受体通路、内质网应激及自噬、神经细胞铁死亡均参与了砷、氟暴露导致的神经、心脏以及肝、肾等毒作用机制,首次揭示肠道菌群相关的改变可能成为砷、氟致神经发育缺陷的生物标志,为研究砷氟暴露的新型生物标志及治疗靶点提供新证据。针对空气污染物苯并[a]芘、SO2和PM2.5等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阐明环氧合酶2(COX-2)及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等生物标志物在其中发挥的神经炎性及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作用机制,以及神经元凋亡与铁死亡发生的规律变化及分子机制,为高污染地区预防污染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营养膳食防治研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营养和膳食作为预防慢性病的重要的可改变因素对其有效防治显得至关重要。在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部级基金、校级基金的资助下,本方向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微量营养素、植物化学物对认知减退、溃疡性结肠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肺癌等疾病防治的炎症及氧化应激抑制,且与宏观膳食模式研究创新性的结合,为慢性非传染病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了精准的机制依据和切实可行的膳食指导建议,同时结合健康行为方式将健康教育贯穿研究的全过程。且在为我省粗杂粮食品的人群健康效应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方向还在为山西省营养人才培养、山西省全民营养健康知识普及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真正做到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并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健康。

卫生管理政策研究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卫生政策研究对政府的决策的支持作用越来越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一流为目标、服务为导向、绩效为杠杆、改革为动力,按照聚焦、融合、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加强学科融合,集聚优势资源,建立创新务实的卫生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积极开展卫生服务与卫生政策研究,以科学研究咨询支撑山西省卫生事业发展的科学决策,为山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促动公共卫生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包括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及高水平科研教学人才,形成产教研融合的高水平团队,全面提升学科内涵建设水平,培养高水平的会科研、懂管理不同层次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临床流行病学是探索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系统性规律,力求避免各种偏倚因素的干扰,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并对临床医学实践产生重要的循证价值。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医院病人及其相应的患病群体、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各科的临床医师结合专业开展的相关研究,通过建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组建由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临床医师等参与的中心团队,指导并参与搭建包括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临床数据库、流行病学数据库、病例随访数据库,指导临床医师从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获得最佳的研究成果,提高临床医师的科研能力的同时促进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

山西地方病防控研究

山西省地方病具有病种全、分布广、危害重的地域特点。我省的地砷病和地氟病主要集中在大同盆地、晋中盆地、运城盆地。氟中毒分布于62个县,病区村4105个。砷中毒分布于16个县,病区村157个。依托山西省地方病的可靠资源,多学科交叉全面探讨地方病的发病机制,逐级开展科学防控教育以及系统评估监管措施,实现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山西建设。利用肠道菌群检测、高通量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前沿检测技术,挖掘基于微生物组的地方病的生物标志物,将它作为地方病预防和治疗的靶点。开展社会服务以及定点健康教育,收集监测数据,普及防控热门信息和打造新型受众平台。

生命早期健康危险因素预警和干预研究

进行生命早期健康危险因素预警/干预相关研究在保障儿童少年健康、契合国家有关儿童少年健康问题战略发展上有重要的意义。本学科将通过队列研究,发现影响山西省儿童少年健康的主要健康问题,构建有效的预警/干预体系;为制定符合保障山西省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的政策法规提供依据。这将提升山西儿童少年健康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其成年期健康,从长期效应上看可降低山西省慢性病的发生。在队列的建设上,学科已经开展一些工作。从2018年7月开始建立围孕期出生队列,目前已经进行了多次随访,接下来将根据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继续进行定期的随访。孕期出生队列研究可以将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窗口提前,但是以此队列进行儿童少年时期问题研究则需要较长的随访时间。为补足围孕期出生队列的不足,接下来将再建立一个开始于学龄期儿童(6岁)的生长发育队列,以分阶段建立队列的方式,进行生命早期各阶段重点问题的研究。在随访过程中,针对发现的影响山西省儿童少年健康的重要问题编写干预手册、开展干预工作。同时,以队列为依托,增加科研产出,以提升学科的国内外影响力。

代表性科研奖励

近5年,本学科以王金桃、程景民、仇玉兰、王彤等教授为代表荣获山西省“三大奖”5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三等奖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