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口腔医学 >> 科学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水平

发布人:研究生学院 |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1日

| 点击数:}

学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扣全国口腔健康事业发展步伐,瞄准多学科交叉科技前沿,扎实开展口腔疾病诊疗领域的创新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学科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不断深化医教研协同创新,为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口腔材料及设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前期基础,为健康中国、健康山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人才和技术支撑,切实推动了山西口腔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学科现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山西省医学重点学科,2019年立项建设山西省口腔领域唯一省级平台“口腔疾病防治与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并于2023年1月顺利通过验收;2020年完成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2022年获批成立山西省口腔疾病(颌面部畸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本建成从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到临床试验的全过程科研服务平台,拥有口腔医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口腔疾病防治与新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核心单位)等10个国家级、省级平台,总面积达4万平米,设备总值18620余万元,拥有完备的材料性能检测设备:主要包括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硬组织切磨系统、骨形态分析测量系统、3D生物打印系统、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系统、万能材料试验机、流变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超高速离心机、活细胞工作站、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材料)、zeta电位仪等,为口腔生物材料的研发及口腔疾病防治基础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保障。

学科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日本松本齿科大学、大阪齿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了深度科研合作,积极协作开展课题,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实验室的兼职教授,鼓励实验室人员参加国际大型的科研合作或攻关,通过合作提升实验室的知名度和科研能力。

近5年,发表论文448篇,其中SCI论文173篇;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57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5项,科研经费达5687余万元。任秀云教授团队利用牙周炎、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了口腔干预前后小鼠颈动脉血管壁的系列变化,探讨了牙周炎诱导的炎症诱发或加剧血管炎症损伤反应的机制,该成果获得了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冰教授团队利用反应烧结技术开发出陶瓷增韧和荧光增强的稀土掺杂羟基磷灰石陶瓷材料,实现了该类型材料的国产化应用,相关发明专利已实现转化并获得2021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兴教授团队针对“糖尿病状态下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缺损修复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进行了深入探索,利用糖尿病小鼠模型,系统研究了在糖尿病状态下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修复机制,该成果获得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基础研究、临床试验研究、临床转化研究

三级平台体系搭建完成并投入运行

科研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