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种医学 >> 师资队伍与资源

师资队伍与资源

发布人:研究生学院 |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4日

| 点击数:}

特种医学学科历史厚重,团队成员结构合理,队伍学术水平较高,优势突出,对特种医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学科由放射医学、法医学和职业医学三个二级学科组成。

一、人才梯队

现有专任教师66人,平均年龄38.7岁,其中高级职称33人(中高级职称比例为1:1),博士学位65人(教师队伍博士化率为98%),博导22人、硕导23人,学科带头人3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之名医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华医学会二级分会主任委员1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学科历史厚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术水平高,团队成员结构合理,优势突出,对特种医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学科带头人简介

(一)李思进教授

图4-1一级学科和放射医学方向带头人李思进教授

1995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并获博士学位,2005年牛津大学John Radcliffe 医院高级访问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之名医。担任山西医科大学校长、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生命医学学部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副总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原子能机构、归国留学基金等科研课题10多项。主编专著2部、主译专著1部,副主编、参编全国统编教材8部。作为PI主持4项国内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及3项新仪器设备临床试验。主持编写了《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临床应用指南》等4部本行业指南、六项专家共识,授权专利20多项。

(二)贠克明教授

图4-2法医学方向带头人贠克明教授

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法医学院书记、院长、司法鉴定中心主任,“1331工程”法医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法医学本科国家一流专业、法医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法医学司法鉴定理论和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带头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教学名师。中国法医学会毒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毒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安部特聘专家,司法部实验室能力认证评审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7项。出版法医毒物动力学专著1部,完成国家标准14项,省科技奖二等奖4项。

(三)牛侨教授

图4-3职业病学方向带头人牛侨教授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化学物神经毒性研究,获国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奉献奖、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省科技奉献奖先进个人一等奖、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发表SCI文章60余篇,英文专著1部,发明专利5项,博士研究生获全国优博提名奖和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华预防医学会荣誉理事、劳动卫生职业病分会副主任、国际职业卫生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常务理事、神经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神经毒理学会理事、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与神经推行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山西省毒理学会理事长。

三、学科团队介绍

(一)放射医学(核医学)方向

图4-4 放射医学(核医学)方向团队

放射医学(核医学)方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2 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青委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常委、青委副主委;教育部科技委生命医学学部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副主委、青委副主委;《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副总编辑。承担国家创新型放射性药物及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编、主译、副主编、参编专著及国家教材10多部,承担重大仪器临床验证、新药临床试验近10项,申请获批专利40多项。

主要围绕基于病理的分子影像靶向药物开发与临床转化、医学分子影像设备研发与应用评价、基于医学影像大数据智能挖掘与应用等为重要内容的分子影像精准诊疗技术研究。通过融合行业龙头企业和附属医院等创新力量,重点开展可用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易感人群筛选/早期诊断、风险预警、疗效评估等特异性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转化应用;重点开展适于临床急需的专用设备和高端影像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评价,加快产品的临床转化;重点开展基于云技术的医学影像大数据中心建设和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影像诊疗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应用;重点完成恶性肿瘤诊疗一体化技术的临床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与分子机制研究,以实现临床诊疗技术的提升。各项业务的开展对影像设备国产化、医疗服务能力、诊疗规范、对外交流、智库决策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对促进医疗改革和重大疾病精准诊疗方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法医学方向

图4-5法医学方向团队

法医学方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3 人,主要围绕法医司法鉴定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取得了山西医科大学发展史上“十六个第一”,实现了学校第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重大研究计划、第一个百万元以上国家重大项目和第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三个“零的突破”,“十一五~十三五”期间连续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学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子课题)十余项。2020年法医学方向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目前,该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已在全国公、检、法、司推广应用,解决了省内外疑难案件的司法鉴定难题,为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实现“法治中国”做出了贡献。

(三)职业病学方向

图4-6 职业病学方向团队

职业病学方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1 人,主要围绕重大职业病转化研究、职业危害预警职业危害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队列研究职业性尘肺和职业中毒的防治措施、职业有害因素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和干预机制、新型干预药物的筛选和合成;通过企业工艺调查研究,确定粉尘和其它职业有害因素超标控制工艺、通过队列研究,发现新的早期健康损害标志、医工合作,发展新的有害因素和健康预警装置和系统;职业健康危害风险评估研究、健康企业评价标准研究、职业中毒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体系研究。目前已与国有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西山煤电、太钢不锈、大同煤业等有深入合作,建有煤矿工人队列、铝厂工人队列、焦化厂职工队列,在同煤总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与美国、日本等职业病防治领域建立有长期的实质合作关系。

四、兼职教师队伍

学科外聘或柔性引进高层次学者、“双师型”教师 85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兼职博导13人(法医8人,核医学4 职业病1)、硕导72人(法医44,核医学9, 职业病22),国际特聘教授12人。

五、平台与资源

学科现为博士后流动站、院士工作站,拥有4个国家级平台和28个省级研究平台,实验室、设备系统加工生产和组装测试基地面积达13380 平方米。现有气/质联用仪(GC/MS、GC/MS/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液/质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液质联用系统、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超微量荧光紫外光吸收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微波消解萃取系统、全自动DNA遗传分析仪、二代测序仪系统、焦磷酸测序仪、DNA质谱分析系统、蛋白纯化系统、激光显微切割操作系统工作站、蛋白核酸转膜系统、全自动杂交洗涤工作站、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病理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条件性位置偏爱视频分析系统、水迷宫视频分析系统、自发活动视频分析系统、全自动核酸纯化移液工作站、全自动生物显微镜、全波长多功能酶标仪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20台/套单价大于500万的PET/CT、MRI等分子影像诊疗大型设备和Micro-PET/CT、Micro-CT、Micro-MRI、Micro-光声、Micro-超声等各类小动物成像系统。设备总值达1.5亿元。

图4-7 核医学方向先进显像仪器和设备和先进动物影像设备

图4-8 法医学平台

图4-9 职业病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