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种医学 >>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发布人:研究生学院 |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4日

| 点击数:}

学科坚守服务社会基本职能,聚焦国家和山西重大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在医疗服务、卫生应急、成果转化、行业标准、学术交流、脱贫攻坚等各领域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为“疫情防控”“精准扶贫”和“健康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力量。

放射医学(核医学)学科团队坚持医工创新引领,持续推进核药与显像设备原研转化升级,解决了核药临床应用转化中的重大瓶颈问题。针对核药配药防护需求,团队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辐睿智配”放射性药物制备机器人,运用国际首创的机械设计和编程方法,可实现多种显像药物生产制备和实时测定全自动个性化,在中国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09万个项目中夺得主赛道金奖,进入全国高校30强,与行业龙头企业中国同辐合作即将投产服务全国核医学行业,将有效降低工作人员辐射剂量和缓解相关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学科针对核药临床转化需求,对标美国FDA 和欧盟EMA 标准,团队放药研发工作成效显著,在临床评价设施、技术规范体系和剂量评估体系三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2019 获批国家创新型放射性药物及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专项,获得18F-FDG 临床备案示范基地,推动了放药国际化进程,填补了国内短板。

学科针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需求,团队秉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前沿要求,自主创研了 “五模态成像”国际首台脑显像设备,获批国家2020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发专项,能实现同一时空、多模态亚毫秒级同步观测脑功能活动,更能提高我国脑科学领域科研装备自给水平,将为脑重大疾病精准诊治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实现“理解脑、保护脑、创造脑”的医学目标。

学科以科研助力科学抗疫。李思进组织全国同行编写了《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核医学诊疗安全防控专家共识》,并发表在《中华核医学与影像杂志》,指导临床工作科学开展,该专家共识被行业顶级杂志EJNMMI(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全文翻译转载。联合美国核医学会、新加坡核医学会进行全球网络直播,向36 个国家1000 多名业内同行介绍我国抗疫方案。解军团队在全省率先成功研发新冠检测试剂盒并通过CE 认证,与中国疾控合作开展疫情基线调查,为山西复学复工后疫情防控提供精准指导。在徐建国院士指导下开展反向病原学研究,助力国家重大传染病精准防治。

放射医学方向主持编写我国首个《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临床应用指南》《131 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20)》《核素肾显像临床应用指南》《临床核医学辐射安全专家共识》和《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PET/CT 评价专家共识》等10 个行业指南和专家共识,引领和推动我国放射性核素临床应用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辐睿智配”全自动放药配药系统,已获专利23项,其中PCT4 项、发明2 项,商标6 个,获得全国22 届“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学科筑牢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全球学术合作。2018 年6 月,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思进带领全国200 名专家学者参加在美国举行的来自60 多个国家5000 多名代表的美国核医学分子影像大会(SNMMI),并代表中国做主旨发言;2018 年10 月联合美国核心脏病学会(ASNC)首次发起的全球网络授课被评为ASNC 十大事件;2019 年4 月与ASNC 联合发起并举办首届中美心脏核医学高级培训班;由于对促进国际核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李思进荣获2020 年度SNMMI 主席杰出贡献奖,这是该奖项于上世纪70年代设立以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

创新我国核医学“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创建了山西省协同创新中心和我国分子影像领域唯一的“分子影像精准诊疗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此为载体联合行业学会、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核医学应用和人才培养平台,运用线下和线上模式培训、指导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600余所医院的核医学专业人才,有效解决了我国基层和边远地区核医学“临床技术水平不足、人才短缺”的短板,有力推动了我国核医学的快速发展,近3年来,我国核医学科数量新增23.8%、设备数量新增39.1%;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年会我国投稿和录用文章数量居全球第二位,显著提高了我国核医学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法医学方向积极开展疑难/复杂案件司法鉴定的关键技术研究,在法医毒物动力学、损伤/死亡机制、复杂亲缘关系鉴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山西及周边地区解决疑难复杂案件近千例。参与制定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14项,携手公安、司法等部门建立毒物中毒、毒品滥用预警体系,依托“大数据”“互联网+”创建智慧司法鉴定系统,促进了行业规范发展。主办全国法庭毒物与毒品分析技术交流会、专题培训及科普讲座20余场,促进知识更新、强化法制意识。为确保人民群众在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实现“法制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职业病学方向的早期科研成果长期应用于职业性尘肺治疗和职业中毒诊断,经常深入企业进行职业有害因素防制宣讲;疫情期间接受新华社内参采访,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高端咨询;制定铝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标准和样品中铝测定标准方法,服务铝中毒防制;举办第九届全国毒理学大会,创办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专业委员会,服务学术共同体,参与山西省职业卫生分级分类管理制定研究,提供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用人单位和职工的不同层次职业卫生培训,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图5-1 “辐睿智配”放射性药物制备机器人获中国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金奖,即将产业化

图5-2法医毒物动力学系列成果已在全国25个单位进行推广应用

图5-3创建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专业委员会